2025年7月4日,鄭許高架橋世界首創(chuàng)的裝配式大懸臂波形鋼腹板蓋梁首梁架設圓滿成功,標志著鄭許高架橋現(xiàn)場安裝駛?cè)?ldquo;快車道”,向著全線貫通的目標邁出堅實一步。

鄭州至南陽高速鄭州至許昌段項目采用雙向6車道高速公路標準,其起點4.6公里地處鄭州市城市建成區(qū)核心區(qū)域,鄰近新鄭機場,采用高架橋(簡稱鄭許高架橋)形式穿越。該項目由河南省鄭許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建設、河南省中工設計研究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(簡稱設研院)設計、山東省路橋集團有限公司施工。

鄭許高架的建設有3個難點:①地面層為交通繁重的省道103,保通壓力大;②道路兩側(cè)建筑與管網(wǎng)密集,難以開辟保通道路;③鄰近城市輕軌橋梁,對吊裝施工安全性要求高。為解決上述難點,設研院提出了全裝配高架橋方案,并針對關鍵裝配構件——32m長的蓋梁開展了如下創(chuàng)新工作:
1. 方案創(chuàng)新:世界首創(chuàng)裝配式大懸臂波形鋼腹板蓋梁技術。與傳統(tǒng)混凝土蓋梁技術方案相比,有如下優(yōu)勢:①自重降低50%,實現(xiàn)了整體預制和安裝。②單片蓋梁安裝時間約2~4小時,施工便捷,對城市交通干擾小。③造價與傳統(tǒng)裝配式混凝土蓋梁相當。
2. 技術研發(fā):依托該項目立項兩個省級科研課題,研發(fā)團隊開展了深入的理論研究,并在建設與施工單位的支持下完成了足尺模型荷載試驗——世界最大尺寸的蓋梁模型試驗,有效驗證了理論分析的可靠性,為該新型結構的首次工程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
3. 裝備研制:為保障裝配式大懸臂波形鋼腹板蓋梁的安全與快速安裝,設研院研制了世界首臺大懸臂蓋梁整體吊裝專用架設裝備。憑借該裝備的精準作業(yè)與可靠性能,順利完成了裝配式大懸臂波形鋼腹板蓋梁的首梁架設。

鄭許高架橋裝配式大懸臂波形鋼腹板蓋梁實驗研究及首梁架設,檢驗了這種新型蓋梁和架設裝備的可靠性,為城市密集區(qū)高架橋建造提供了最佳方案,具有廣闊應用前景。

統(tǒng)一身份認證中心